推荐赌博APP十大排行

图片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金融要闻
金融体制改革再深化 金融开放步伐不停歇
  • 发布时间:2023-01-12 10:31
  •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 浏览量:-
  • 【字体:    

  近日召开的2023年推荐赌博APP十大排行工作会议对2023年金融改革开放工作作出部署。会议要求,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包括做好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牵头工作;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框架;加强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推荐赌博APP十大排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

  专家表示,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包括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金融体系适应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抓手。

  绿色金融发展创新持续推进

  绿色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创新持续深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逾1.26万亿元,均居全球前列。

  2022年,我国绿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不断推进,包括完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核算标准体系,组织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金融管理部门重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因为环境信息披露可帮助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气候环境风险,有效引导资产向低碳绿色转型,提升自身环境绩效表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资产的碳核算方法是金融机构开展气候转型风险分析和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前提,建立一个健全且完善的碳核算体系,能够更好地帮助金融机构规划和落实减碳措施。

  高碳行业信贷资产在我国金融机构资产中占比较高,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程中,转型金融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传统的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更加关注传统高碳行业转型过程中的资金缺口问题。

  去年12月,推荐赌博APP十大排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参加上海外滩峰会时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又需要强化转型金融,有序推动高碳行业和经济活动的低碳转型。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提高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质效的重要一环。

  2022年,人民银行作为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席主席,与相关各方密切协作,牵头制定了《G20转型金融框架》,为各方建立转型金融体系提供指引。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做好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牵头工作。

  “接下来,我国还将深度参与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与治理。”宣昌能表示,我国将积极参与、引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标准制定,协调开展转型金融发展、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重要工作,在国际气候治理中提出更多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近几年,在推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的同时,人民银行注重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着力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以改革的办法推动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行。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9月,国有商业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随调整,其中很多银行是自2015年10月以来首次调整存款挂牌利率。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示,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稳定负债成本的主动行为,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机制建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当前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数据显示,2022年9月,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0%,较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前的2022年4月下降0.14个百分点。

  受访专家表示,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短期来看,有助于推动银行保持较低的平均贷款利率水平,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中长期来看,可以推动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市场化配置。“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银行对负债管理更加灵活和主动,倒逼银行不断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报告》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蹄疾步稳,进入了制度型、高水平开放阶段。

  一系列开放举措相继落地。债券市场方面,2022年5月,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将境外机构投资者可投资范围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7月,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12月,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即熊猫债)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在境内债券市场融资。资本市场方面,2022年7月,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12月,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金融业双向开放,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加便利地参与国内市场。随着金融业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我国金融市场吸引力不断提升,投资者对我国金融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周茂华表示。

  郭树清指出,金融开放有助于中国发展质量的提升,也能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要不断提升投资便利性,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周茂华表示,要在保障金融安全和风险可控前提下,为全球投资者参与境内外市场提供便利,让市场主体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取得新进展。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在SDR中权重由2016年确定的10.92%进一步上调至12.28%,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的认可。

  除了储备货币功能不断上升,2022年,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也稳步提升,投融资货币功能进一步深化,计价货币功能逐步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总体向好。

  这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推动。例如,在跨境人民币方面,2022年,人民银行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跨境贸易投资领域人民币结算,指导商业银行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供优质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据统计,2022年1至11月,跨境货物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升至18%,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周茂华分析认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金融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时,人民币已成为全球主要国际货币中最为稳定的货币之一,国际化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下一步,将继续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拓展人民币在对外贸易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持续深化央行货币金融合作,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推动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周茂华表示,未来随着国内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支付结算、投融资、计价等方面功能将稳步提升。